龍尾道
- 拼音lóng wěi dào
- 注音ㄌㄨㄥˊ ㄨㄟˇ ㄉㄠˋ
- 繁體龍尾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尾道[ lóng wěi dào ]
⒈ ?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龍尾下垂,故名。借指朝廷。舊時(shí)城外至城上盤旋而上的道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代 含元殿 前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龍尾下垂,故名。
引唐 張籍 《贈趙將軍》詩:“身貴早登龍尾道,功高自破 鹿頭城。”
《新唐書·逆臣傳上·安祿山》:“祿山 計(jì)天下可取,逆謀日熾,每過朝堂龍尾道,南北睥睨,久乃去。”
⒉ ?借指朝廷。
引宋 梅堯臣 《賜酒》詩:“近親龍尾道,遠(yuǎn)襲雀頭香?!?br />清 趙翼 《邸抄》詩:“黃髮召歸龍尾道,翠云焚卻雉頭裘?!?/span>
⒊ ?舊時(shí)城外至城上盤旋而上的隥道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唐昭宗乾寧元年》:“王先成 請筑龍尾道,屬于女墻。”
胡三省 注:“自城外筑墱道,陂陀而上,屬于城上短垣。其道前高后庳,后塌于地,若龍之垂尾然,故謂之龍尾道?!?/span>
國語辭典
龍尾道[ lóng wěi dào ]
⒈ ?殿前甬道。因其形逶迤屈曲,宛如龍尾下垂而得名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二二五·逆臣傳上·安祿山傳》:「每過朝堂龍尾道,南北睥睨,久乃去?!?br />唐·王建〈宮詞〉一〇〇首之二:「上得青花龍尾道,側(cè)身偷覷正南山?!?/span>
龍尾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尾 | wěi yǐ | 尸 | 7畫 | 基本字義 尾 wěi(ㄨㄟˇ) ⒈ ?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:尾巴。尾鰭。鳥尾。 ⒉ ?末端:排尾。船尾。尾聲。尾骨。尾燈。尾數(shù)。尾音。結(jié)尾。掃尾?;㈩^蛇尾。 ⒊ ?在后面跟:尾隨。尾追。 ⒋ ?量詞,指魚:三尾魚。 ⒌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其他字義 尾 yǐ(一ˇ) ⒈ ?特指馬尾( wěi )巴上的毛:馬尾羅。馬尾兒提豆腐―提溜不起來。 ⒉ ?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:三尾兒(雌蟋蟀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auda、offal、trail 相關(guān)字詞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(diǎn)睛。龍?bào)椿⒕帷?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(shí)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?bào)w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道 | dào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道 dào(ㄉㄠˋ) ⒈ ?路,方向,途徑:道路。鐵道。志同道合。 ⒉ ?指法則、規(guī)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義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⒊ ?學(xué)術(shù)或宗教的思想體系:道學(xué)。傳道。修道。 ⒋ ?方法,辦法,技術(shù):門道。醫(yī)道。 ⒌ ?指“道家”(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(shí)期的一個(gè)學(xué)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) ⒍ ?指“道教”(中國主要宗教之一,創(chuàng)立于東漢):道觀( 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領(lǐng))。 ⒎ ?指 |
龍尾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尾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