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岫
- 拼音lóng xiù
-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ㄡˋ
- 繁體龍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岫[ lóng xiù ]
⒈ ?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,作曜華之宮,筑兔園,園中有百靈山,山有膚寸石、落猿巖、棲龍岫,又有雁池?!焙笠蛞浴褒堘丁狈褐妇赖暮浇ㄖ?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龍岫”泛指精美的湖山建筑。
引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梁孝王 好營宮室苑囿之樂,作 曜華 之宮,筑 兔園,園中有 百靈山,山有膚寸石、落猿巖、棲龍岫,又有 雁池?!?br />唐 李嶠 《劉侍讀見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贈》詩:“對巖龍岫出,分壑 雁池 深?!?br />唐玄宗 《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》詩:“鶩池 臨九達,龍岫對層城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元夕懷都下之游》詩之二:“龍岫層城接御溝,香車寶勒夜深游。”
龍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岫 | xiù | 山 | 8畫 | 基本字義 岫 xiù(ㄒ一ㄡˋ) ⒈ ?山洞:“云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”。岫居。巖岫。 ⒉ ?山:遠岫。巫岫。 異體字 ? 峀 造字法 形聲:從山、由聲 English mountain peak; cave, cavern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龍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