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本
- 拼音lǜ běn
- 注音ㄌㄩˋ ㄅㄣ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律本[ lǜ běn ]
⒈ ?律呂之本,指黃鐘。古以黃鐘為十二律之本,其余十一律皆據(jù)之以生。
引證解釋
⒈ ?律呂之本,指黃鐘。古以黃鐘為十二律之本,其余十一律皆據(jù)之以生。參閱《呂氏春秋·古樂》。
引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﹝ 黃帝 ﹞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。其雄鳴為六,雌鳴亦六,比黃鐘之宮,而皆可以生之,是為律本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可以生之,謂上下相生也,故謂之律本?!?br />《宋史·樂志六》:“黃鐘者,陽聲之始,陽氣之動(dòng)也,故其數(shù)九……及斷竹為管,吹之而聲和,候之而氣應(yīng),而后數(shù)始形焉。均其長,得九寸;審其圍,得九分;積其實(shí),得八百一十分。長九寸,圍九分,積八百一十分,是為律本,度量權(quán)衡於是而受法,十一律由是損益焉?!?/span>
律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(jì)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(biāo)準(zhǔn)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(shù)的六個(gè)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(shù)的六個(gè)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本 | běn | 木 | 5畫 | 基本字義 本 běn(ㄅㄣˇ) ⒈ ?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藥)。無本之木。 ⒉ ?事物的根源,與“末”相對:本末(頭尾;始終)。根本(根源;徹底;本質(zhì)上)。 ⒊ ?草的莖,樹的干:草本植物。 ⒋ ?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體。 ⒌ ?原來:本來。本領(lǐng)。 ⒍ ?自己這方面的:本國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 fèn )。 異體字 ? 夲 楍 漢英互譯 root、this、current、capital、principal 相關(guān)字詞 原、末、標(biāo)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root, origin, source; basis |
律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律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