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條
- 拼音míng tiáo
- 注音ㄇ一ㄥˊ ㄊ一ㄠˊ
- 繁體鳴條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鳴條[ míng tiáo ]
⒈ ?風(fēng)吹樹枝發(fā)聲。
⒉ ?指隨風(fēng)動搖發(fā)聲的樹枝。
⒊ ?古地名。在今山西運城安邑鎮(zhèn)北,相傳商湯伐夏桀戰(zhàn)于此地。又名高侯原。
引證解釋
⒈ ?風(fēng)吹樹枝發(fā)聲。
引《古文苑》卷十一引 漢 董仲舒 《雨雹對》:“太平之世,則風(fēng)不鳴條,開甲散萌而已?!?br />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動商則秋霖春降,奏角則谷風(fēng)鳴條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和人喜雨》:“夕風(fēng)不鳴條,甘潤忽周普。”
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惜花四律>之二》:“微風(fēng)欲來勤插棘,熏風(fēng)有意不鳴條。”
⒉ ?指隨風(fēng)動搖發(fā)聲的樹枝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橘賦》:“颺鳴條以流響,希 越 鳥之來棲?!?br />晉 陸機 《猛虎行》:“崇云臨岸駭,鳴條隨風(fēng)吟。”
⒊ ?古地名。在今 山西 運城 安邑鎮(zhèn) 北,相傳 商湯 伐 夏桀 戰(zhàn)于此地。又名 高侯原。
引《書·湯誓序》:“伊尹 相 湯 伐 桀,升自 陑,遂與 桀 戰(zhàn)于 鳴條 之野,作《湯誓》?!?br />孔 傳:“地在 安邑 之西?!?br />三國 魏 曹丕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鳴條 之役,萬舉必全?!?/span>
國語辭典
鳴條[ míng tiáo ]
⒈ ?地名。在今山西省安邑縣的鳴條岡,為成湯敗桀的地方。
⒉ ?因風(fēng)吹而發(fā)聲的枝條。
引晉·陸機〈猛虎行〉:「崇云臨岸駭,鳴條隨風(fēng)吟?!?/span>
鳴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條 | tiáo tiāo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條(條) tiáo(ㄊ一ㄠˊ) ⒈ ?植物的細(xì)長枝:枝條。柳條兒。荊條。 ⒉ ?泛稱條形的東西:條子。面條兒。便( biàn )條兒。金條。鐵條。 ⒊ ?細(xì)長的形狀:條形。條紋。條案。條幾( jī )。條凳。條幅(直掛的長條字畫)。苗條。身條。 ⒋ ?項目,分項目的:條例。條令。條文。條陳(a.分條敘述;b.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)。 ⒌ ?層次,秩序:條理。條貫。有條不紊。 ⒍ ?量詞。 其他字義 條(條) tiāo(ㄊ一ㄠ) ⒈ ?挑 |
鳴 | míng | 鳥 | 8畫 | 基本字義 鳴(鳴)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鳥獸或昆蟲叫:鳴囀。鳴唱。鳴叫。鳴禽。鳥鳴。 ⒉ ?發(fā)出聲音,使發(fā)出聲音:鳴響。鳴奏。孤掌難鳴。 ⒊ ?聲明,發(fā)表意見、情感:鳴謝。鳴冤。百家爭鳴。 ⒋ ?聞名,著稱:“以文鳴江東”。 異體字 鳴 漢英互譯 ding、ring、sing、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; make sound |
鳴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鳴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