鑷子
- 拼音niè zǐ
- 注音ㄋ一ㄝˋ ㄗˇ
- 繁體鑷子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鑷子[ niè zi ]
⒈ ?一種用于摘、持或操作的小鉗形工具(如拔毛或夾持鐘表零件)
英tweezers;
引證解釋
⒈ ?拔除毛發(fā)或夾取細(xì)物的用具。一般用金屬制成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葅綠》:“若有麤毛,鑷子拔除,柔毛則剔之。”
諶容 《人到中年》十四:“她一邊從 姜亞芬 手中接過適時遞過來的剪子、鑷子和各種特殊用處的手術(shù)針,一邊細(xì)聲細(xì)語地同小病人說著話。”
國語辭典
鑷子[ niè zi ]
⒈ ?用來夾取細(xì)小物品或拔除毛發(fā)的器具。一般以金屬或竹子制成。
鑷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鑷 | niè | 钅 | 15畫 | 基本字義 鑷(鑷) niè(ㄋ一ㄝˋ) ⒈ ?夾取毛發(fā)、細(xì)刺及其他細(xì)小東西的器具,一般用金屬制成,通稱“鑷子”。 ⒉ ?用鑷子夾。 ⒊ ?首飾,發(fā)夾,古代簪端的垂飾。 異體字 鑷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聶聲 English tweezers, forceps, pincers |
鑷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鑷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