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虎
- 拼音pá shān hǔ
- 注音ㄆㄚˊ ㄕㄢ ㄏㄨˇ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爬山虎[ pá shān hǔ ]
⒈ ?一種生于中國和日本的木質(zhì)藤本植物,葉子裂,通常用來攀蓋墻壁和遮蔭。
英Boston ivy;
引證解釋
⒈ ?方言。山轎。
引《晨報》1933.5.21:“香客們到 北安河 以后,首先解決的就是‘行’……‘行’的方法可說是五花八門,有背著一束香一步步上山的,也有坐爬山虎的,或三步或九步一叩頭到山頂上的?!?/span>
⒉ ?即常春藤。落葉藤本植物,葉子互生,葉柄細長,花淺綠色。結(jié)漿果,球形。莖上有卷須,能附著在巖石或墻壁上。
國語辭典
爬山虎[ pá shān hǔ ]
⒈ ?一種在山間爬行的便轎,俗稱為「爬山虎」。也作「扒山虎」。
⒉ ?泛指葡萄科攀緣木質(zhì)藤本植物。葉柄細長,互生,單葉三裂或復葉具三小葉,秋季變?yōu)轷r紅色。卷須成吸盤狀,能吸附墻上或巖石上?;ǔ纱兀c葉對生。果小,藍黑色。
⒊ ?守宮的別名。參見「守宮」條。
英語Boston ivy or Japanese creeper (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)?
德語Dreispitzige Jungfernrebe (lat: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)? (S, Bio)?, Jungfernrebe, Wilder Wein, Kletterwein, Zaunrebe (S, Bio)?
法語vigne vierge,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
爬山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爬 | pá | 爪 | 8畫 | 基本字義 爬 pá(ㄆㄚˊ) ⒈ ?手和腳一齊著地走路,蟲類行走:爬行。爬蟲(爬行動物)。爬泳。 ⒉ ?攀登:爬高。爬升。爬山。往上爬(諷刺追求功名的人)。 ⒊ ?搔:爬癢。爬搔(“搔”讀輕聲)。 異體字 把 跁 耙 漢英互譯 climb、creep、grabble、shin、swarm 造字法 形聲:從爪、巴聲 English crawl, creep; climb; scramble |
虎 | hǔ | 虍 | 8畫 | 基本字義 虎 hǔ(ㄏㄨˇ) ⒈ ?哺乳動物,毛黃褐色,有黑色條紋,性兇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內(nèi)臟均可入藥(通稱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險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險境地)?;⒎ü糯{(diào)兵的憑證,用銅鑄成虎形,分兩半)?;⒗牵ㄓ鲀礆埖娜耍;㈩^蛇尾?;⒕猃埍P。龍騰虎躍。 ⒉ ?勇猛、威武:虎將。虎勢。虎勁?;⑼;⒒??;?。 ⒊ ?古同“唬”,威嚇。 ⒋ ?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 異體字 唬 俿 乕 虝 漢英互譯 |
爬山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爬山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