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地權(quán)
- 拼音píng jūn dì quán
- 注音ㄆ一ㄥˊ ㄐㄨㄣ ㄉ一ˋ ㄑㄨㄢˊ
- 繁體平均地權(quán)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平均地權(quán)[ píng jūn dì quán ]
⒈ ?孫中山所主張的解決中國土地問題的方針。民生主義的綱領(lǐng)之一。主張用征收地價稅和土地增價歸公的辦法,消除地主從地租及地價增漲中獲得暴利的可能性。所擬辦法是:私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,國家按價征稅,以后漲高的地價歸公,同時保留由國家照呈報地價收買的權(quán)利,以防地主少報地價。1924年改組中國國民黨,重新解釋三民主義,進一步提出“農(nóng)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,國家當(dāng)給以土地”,希望實現(xiàn)“耕者有其田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孫中山 所主張的解決 中國 土地問題的方針。民生主義的綱領(lǐng)之一。主張用征收地價稅和土地增價歸公的辦法,消除地主從地租及地價增漲中獲得暴利的可能性。所擬辦法是:私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,國家按價征稅,以后漲高的地價歸公,同時保留由國家照呈報地價收買的權(quán)利,以防地主少報地價。1924年改組中國國民黨,重新解釋三民主義,進一步提出“農(nóng)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,國家當(dāng)給以土地”,希望實現(xiàn)“耕者有其田”。
國語辭典
平均地權(quán)[ píng jūn dì quán ]
⒈ ?國父所倡的民生主義兩大原則之一。主要是為了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數(shù)人的手里,因此由地主自行報價,然后由政府照價收稅,必要時照價收買,漲價歸公,澈底解決土地問題而達(dá)成耕者有其田,并且防止地主因地租與地價上漲得到暴利。
平均地權(quán)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權(quán) | quán | 木 | 6畫 | 基本字義 權(quán)(權(quán)) quán(ㄑㄨㄢˊ) ⒈ ?職責(zé)范圍內(nèi)支配和指揮的力量:政權(quán)。權(quán)力。權(quán)威。權(quán)貴。權(quán)柄。權(quán)勢。生殺予奪之權(quán)。 ⒉ ?有利的形勢:主動權(quán)。 ⒊ ?變通,不依常規(guī):權(quán)變。權(quán)謀(隨機應(yīng)變的計謀)。權(quán)術(shù)。智必知權(quán)。 ⒋ ?暫且,姑且:權(quán)且。 ⒌ ?秤錘:權(quán)衡。 ⒍ ?衡量,估計:權(quán)其輕重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權(quán) 権 漢英互譯 authority、power、right、tentatively 造字法 繁體為形聲:從木、又聲 English power, right, authority |
平 | píng | 干 | 5畫 | 基本字義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不傾斜,無凹凸,像靜止的水面一樣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?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?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輩。 ⒋ ?安定、安靜:平安。平服。 ⒌ ?治理,鎮(zhèn)壓:平定。 ⒍ ?抑止(怒氣):他把氣平了下去。 ⒎ ?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?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價。平凡。 ⒐ ?往常,一向:平生(a.從來;b.終身)。平素。 ⒑ ? |
均 | jūn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均 jūn(ㄐㄨㄣ) ⒈ ?平,勻,引申為調(diào)和:均衡。勢均力敵。平均。 ⒉ ?皆,都,老少均安。 ⒊ ?中國漢代計量單位,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。 ⒋ ?古同“韻”,和諧的聲音。 ⒌ ?〔均鐘〕古代樂器。 ⒍ ?古同“鈞”,造瓦器的轉(zhuǎn)輪。 異體字 勻 汮 鈞 韻 漢英互譯 all、equal、without excep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勻聲 English equal, even, fair; all, also |
地 | dì de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地 dì(ㄉ一ˋ) ⒈ ?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:地球(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說。 ⒉ ?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質(zhì)。地殼。 ⒊ ?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陸地。地下。 ⒋ ?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 ⒌ ?地球上的一個區(qū)域:地區(qū)。此地。 ⒍ ?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 ⒎ ?所在空間或區(qū)域的部位:地點。目的地。 ⒏ ?人在社會關(guān)系中所處的位置:易地以處。 ⒐ ?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(lǐng)域 |
平均地權(quán)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平均地權(quán)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