黥竄
- 拼音qíng cuàn
- 注音ㄑ一ㄥˊ ㄘㄨㄢˋ
- 繁體黥竄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黥竄[ qíng cuàn ]
⒈ ?猶刺配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刺配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﹝ 胡奕修 ﹞得其姦,奏之,黥竄 化州,籍沒貲產(chǎn),一方稱快?!?br />《宋史·鄭戩傳》:“長安 故都多豪惡, 戩 治之尚嚴(yán),甚者至黥竄,人皆惕息?!?/span>
黥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黥 | qíng | 黑 | 20畫 | 基本字義 黥 qíng(ㄑ一ㄥˊ) ⒈ ?古代在人臉上刺字并涂墨之刑,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:黥首。 ⒉ ?在人體上刺文字或圖案并涂上顏色。 異體字 ? 剠 English to tattoo; to brand the face of criminals |
竄 | cuàn | 穴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竄(竄) cuàn(ㄘㄨㄢˋ) ⒈ ?亂跑,逃走(用于敵軍、匪徒、野獸等):竄犯。竄擾。竄逃。竄踞。流竄。抱頭鼠竄。 ⒉ ?放逐:竄逐。 ⒊ ?修改文字:竄改。竄定(刪補(bǔ)改定)。點(diǎn)竄(刪減涂改)。 異體字 竄 篡 ? 漢英互譯 change、flee、scurry 造字法 形聲:從穴、串聲 English run away; revise, edit; expel |
黥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黥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