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言律詩
- 拼音qī yán lǜ shī
- 注音ㄑ一 一ㄢˊ ㄌㄩˋ ㄕ
- 繁體七言律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言律詩[ qī yán lǜ shī ]
⒈ ?詩體名。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平仄、對仗及用韻,都有一定格律。
引證解釋
⒈ ?詩體名。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平仄、對仗及用韻,都有一定格律。
引宋 嚴羽 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“唐人七言律詩,當以 崔顥 《黃鶴樓》為第一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三七回:“將這題目謄好,都要七言律詩,明日貼在墻上,他們看了,誰能那一個,就做那一個?!?br />亦省作“七言律”。 元 楊載 《詩法家數(shù)·律詩要法》:“五言律難於七言律,七言下字較粗實,五言下字較細嫩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我這里有《王摩詰全集》,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,然后再讀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。”
七言律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?!把愿鎺熓?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七言律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言律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