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龍
- 拼音sān lóng
- 注音ㄙㄢ ㄌㄨㄥˊ
- 繁體三龍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龍[ sān lóng ]
⒈ ?三條龍。
⒉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漢初三杰張良、蕭何、韓信。
⒊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漢代蔡邕、崔寔、許受。
⒋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宋代孫逢吉、孫逢年、孫逢辰。
⒌ ?喻三國(guó)時(shí)魏蜀吳三國(guó)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條龍。
引漢 焦贛 《易林·豐之需》:“三龍北行,道逢六狼?!?/span>
⒉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漢 初三杰 張良、蕭何、韓信。
引唐 馬總 《意林》附編引《裴氏新語(yǔ)》:“漢祖 驂三龍而乘云路,振長(zhǎng)策而驅(qū)天下。三龍,人杰也?!?/span>
⒊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漢 代 蔡邕、崔寔、許受。
引宋 葉廷珪 《海錄碎事·人事》:“蔡邕、崔寔 號(hào)‘并鳳’,又與 許受 號(hào)‘三龍’。”
⒋ ?喻三位杰出者。喻 宋 代 孫逢吉、孫逢年、孫逢辰。
引《宋史·孫逢吉傳》:“孫逢吉 字 從之 ……弟 逢年、逢辰,皆有文學(xué)行義,時(shí)稱(chēng)‘孫氏三龍’?!?/span>
⒌ ?喻 三國(guó) 時(shí) 魏 蜀 吳 三國(guó)。
引唐 李白 《留別金陵諸公》詩(shī):“海水昔飛動(dòng),三龍紛戰(zhàn)爭(zhēng)?!?br />王琦 注:“三龍, 蜀、魏、吳?!?/span>
三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長(zhǎng)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(dòng)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(huà)龍點(diǎn)睛。龍?bào)椿⒕帷?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(chóng)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(shí)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(chēng)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?bào)w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三龍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龍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