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揖三讓
- 拼音sān yī sān ràng
- 注音ㄙㄢ 一 ㄙㄢ ㄖㄤˋ
- 繁體三揖三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ABAC式
詞語解釋
三揖三讓[ sān yī sān ràng ]
⒈ ?古代迎賓之禮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迎賓之禮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“賓三揖三讓,登,再拜授幣。”
鄭玄 注:“三揖者,相去九十步揖之使前也。至而三讓,讓入門也?!?br />《儀禮·鄉(xiāng)飲酒》:“主人與賓三揖,至于階三讓?!?br />鄭玄 注:“三揖者,將進(jìn)揖,當(dāng)陳揖,當(dāng)碑揖?!?br />梁啟超 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一章:“二十世紀(jì),則兩文明結(jié)婚之時(shí)代也。吾欲我同胞張燈置酒,迓輪俟門,三揖三讓,以行親迎之大典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揖三讓[ sān yī sān ràng ]
⒈ ?三次作揖,三次謙讓。為古代賓主之間的禮節(jié)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「賓三揖三讓,登,再拜授幣?!?/span>
三揖三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揖 | yī | 扌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揖 yī(一) ⒈ ?古代的拱手禮:作( zuō )揖。揖讓(賓主相見的禮節(jié))。揖客。揖別。 異體字 撎 漢英互譯 bow with hands clasped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salute, bow; defer to, yield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讓 | ràng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讓(讓) ràng(ㄖㄤˋ) ⒈ ?不爭,盡( jǐn )著旁人:讓步。讓位。謙讓。 ⒉ ?請(qǐng):讓茶。 ⒊ ?許,使:不讓他來。 ⒋ ?任憑:讓他鬧去。 ⒌ ?被:讓雨淋了。 ⒍ ?索取一定代價(jià),把東西給人:出讓。轉(zhuǎn)( zhuǎn )讓。 ⒎ ?閃避:讓開。當(dāng)仁不讓。 ⒏ ?責(zé)備,譴責(zé):“二世使人讓章邯”。 ⒐ ?古同“攘”,侵奪。 異體字 讓 譲 漢英互譯 allow、give away、give up、let、make、yield 相關(guān)字詞 爭 造字法 形聲:從言、襄聲 English allow, permit, yield, |
三揖三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揖三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