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梆子
- 拼音shān xī bāng zǐ
- 注音ㄕㄢ ㄒ一 ㄅㄤ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山西梆子[ shān xī bāng zi ]
⒈ ?即晉劇。地方戲曲的腔調(diào)或劇種名。流行于山西中部地區(qū)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晉劇。地方戲曲的腔調(diào)或劇種名。流行于 山西 中部地區(qū)。
國語辭典
山西梆子[ shān xī bāng zi ]
⒈ ?流行于我國山西地方的劇種。由蒲劇派衍生而成。音調(diào)高亢,唱腔以梆子腔為主。
山西梆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西 | xī | 覀 | 6畫 | 基本字義 西 xī(ㄒ一) ⒈ ?方向,太陽落下的一邊,與“東”相對:西面。西曬。西域。西方。西席(舊時對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。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。亦稱“西賓”)。西宮(借指妃嬪)。 ⒉ ?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(多指歐美各國):西學。西畫。西餐。西醫(yī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棲 覀 ? 鹵 卥 漢英互譯 west、Western 相關字詞 中、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(ern); westward, occident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梆 | bāng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梆 bāng(ㄅㄤ) ⒈ ?〔梆子〕a.打更用的響器;b.打擊樂器,用于戲曲、樂曲伴奏;c.戲曲聲腔之一,如“河北梆梆”。 ⒉ ?象聲詞,敲打木頭的聲音:梆梆梆的敲門聲。 English watchman's rattle |
山西梆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山西梆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