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身
- 拼音shè shēn
- 注音ㄕㄜˋ ㄕㄣ
- 繁體捨身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舍身[ shě shēn ]
⒈ ?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為國家、人民和正義事業(yè)而犧牲自己。參見:舍身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徒為宣揚佛法,或為布施寺院,自作苦行,謂之“捨身”。六朝時此風(fēng)最盛。
引《梁書·武帝紀(jì)下》:“大通 元年……三月辛未,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?!?br />《隋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時帝崇尚佛道……數(shù)詣 同泰寺,捨身為奴,令王公已下贖之?!?br />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圓通居士》:“比丘 海光 住 廬山 石虎菴,夜夢人長清瘦而斑衣,言捨身為菴中供養(yǎng)具?!?br />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城隍出巡》:“出巡之時,皆以八人肩輿,舁藤像而行。有捨身為馬僮者,有捨身為打扇者?!?/span>
⒉ ?犧牲自己。
引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秉操》:“我 魚惠蘭,只為姊妹情深,捨身相代?!?br />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為國家、人民和正義事業(yè)而犧牲自己。 陳去病 《輯<陸沉叢書>初集竟題首》詩:“誓死肯從窮髮國,舍身齊上斷頭臺?!?/span>
國語辭典
舍身[ shě shēn ]
⒈ ?為事物盡力而不惜犧牲自己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二回》:「自今以后,我的心事已了,便可以舍身為知己者用了?!?/span>
⒉ ?出家為僧,或為弘揚佛法而犧牲己身。
引《梁書·卷三·武帝本紀(jì)下》:「三月辛未,輿駕幸同泰寺舍身。」
舍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身 | shēn | 身 | 7畫 | 基本字義 身 shēn(ㄕㄣ) ⒈ ?人、動物的軀體,物體的主要部分:身軀。人身。身材。身段。船身。樹身。 ⒉ ?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身世。獻(xiàn)身。 ⒊ ?親自,本人:自身。親身。身教。身體力行。 ⒋ ?統(tǒng)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身。身分( fèn )。身敗名裂。 ⒌ ?孕,娠:身孕。 ⒍ ?量詞,指整套衣服:做了一身兒新衣服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dy、life、one's conduct、oneself 造字法 象形:像女人懷孕腹大之形 English body; trunk, hull; rad. no. 158 |
舍 | shě shè | 舌 | 8畫 | 基本字義 舍 shě(ㄕㄜˇ) ⒈ ?放棄,不要了:舍己為人。舍近求遠(yuǎn)。四舍五入。 ⒉ ?施舍:舍粥。舍藥。 其他字義 舍 shè(ㄕㄜˋ) ⒈ ?居住的房子:宿舍。旅舍。校舍。 ⒉ ?居住,休息:舍于山麓。 ⒊ ?謙辭,多指親屬中比自己年紀(jì)小或輩分低的:舍弟。舍侄。舍親。 ⒋ ?古代行軍一宿或三十里為一舍:退避三舍(喻對人讓步)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捨 舎 漢英互譯 abandon、give alms、give up、house、hut、shed 相關(guān)字詞 取 造字法 象形:上邊是屋頂,下 |
舍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舍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