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龍
- 拼音yù lóng
- 注音ㄩˋ ㄌㄨㄥˊ
- 繁體御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御龍[ yù lóng ]
⒈ ?復(fù)姓。相傳夏時劉累學(xué)馴養(yǎng)龍以事孔甲,賜姓御龍氏。駕馭龍。帝王近衛(wèi)官卒。喻指駕馭才智之士。
引證解釋
⒈ ?復(fù)姓。相傳 夏 時 劉累 學(xué)馴養(yǎng)龍以事 孔甲,賜姓 御龍氏?!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坝刑仗剖?既衰,其后有 劉累,學(xué)擾龍于 豢龍氏,以事 孔甲,能飲食之。
引夏后 嘉之,賜氏曰 御龍?!?br />晉 陶潛 《命子》詩:“御龍 勤 夏,豕韋 翼 商?!?br />逯欽立 校注:“言 御龍 曾任職 夏 朝, 豕韋 又輔佐 商 朝。 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:范宣子 曰,昔 匄 之祖,自 虞 以上,為 陶唐氏,在 夏 為 御龍氏,在 商 為 豕韋氏,在 周 為 唐杜氏。”
唐 楊炯 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夏禹 之鼎,寶命集於 周 朝; 御龍 之家,世祿歸於 范氏。”
⒉ ?駕馭龍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訓(xùn)》:“人莫欲學(xué)御龍,而皆欲學(xué)御馬,莫欲學(xué)治鬼,而皆欲學(xué)治人,急所用也?!?/span>
⒊ ?喻指駕馭才智之士。
引宋 陸佃 《埤雅·釋魚》“龍”引《孫綽子》曰:“高祖 御龍, 光武 御虎。龍, 韓 彭 之類;虎, 耿 鄧 之類。”
⒋ ?帝王近衛(wèi)官卒。
引宋 龐元英 《文昌雜錄》卷三:“仗馬每面三疋,每疋御龍官四人?!?br />《宋史·儀衛(wèi)志二》:“行幸儀衛(wèi)……御龍直百四十二人,御龍骨朵子直二百二十人,并全班祗應(yīng)。”
國語辭典
御龍[ yù lóng ]
⒈ ?乘龍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》:「人莫欲學(xué)御龍,而皆欲學(xué)御馬,莫欲學(xué)治鬼,而皆欲學(xué)治人?!?/span>
⒉ ?駕御才智之士。
引宋·陸佃《埤雅·卷一·釋魚·龍》:「高祖御龍,光武御虎,龍,韓彭之類是也?!?/span>
御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御 | yù | 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御(禦) yù(ㄩˋ) ⒈ ?駕駛車馬:御車。御者。 ⒉ ?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治理,統(tǒng)治:“百官御事”。御下。御眾。 ⒊ ?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:御用。御覽。御旨。御賜。御駕親征。 ⒋ ?抵擋:防御。御敵。御寒。 異體字 ? ? 衘 馭 禦 ? 漢英互譯 drive、imperial、keep out、resist 造字法 會意意為人駕駛車馬 English drive, ride; chariot; manage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御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御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