愧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愧
⒈ ?羞慚:羞愧。慚愧。愧色。愧怍(慚愧)。愧疚。愧赧(因羞愧而臉紅)。愧悔。問心無愧。
異體字
- 謉
- 媿
- 聭
漢英互譯
ashamed
造字法
形聲:從忄、鬼聲
English
ashamed, conscience-stricken
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愧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鬼聲。本義:慚愧)
(2) 同本義。同“媿” [ashamed]
小則如愧?!抖Y記·儒行》
尚不愧于屋漏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抑》
不愧于人?!对姟ば⊙拧ず稳怂埂?/p>
雖顏慚未知心愧?!段簳ち信畟鳌?/p>
縱上不殺我,我不愧于心乎?——《史記·張耳陳余列傳》
諶雖暴抗,然聞言則大愧流汗?!?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狀》
能不愧老人之言否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下恐愧吾師矣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茲游快且愧矣?!缎煜伎陀斡洝び?a href='http://www.sky-sms.cn/huangshan/' target='_blank'>黃山記》
兼愧貴家子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3) 又如:愧心(內心慚愧);愧悔(慚愧后悔);愧服(衷心佩服他人,自慚不如);愧灼(極言慚愧之意);愧天作人(上愧對天理,下愧對人事)
(4) 折辱人;使羞慚 [ashame]
昭王聞之,欲愧之以辭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
(5) 又如:愧辱(羞辱)
(6) 責人罪咎 [blame]
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,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。——《禮記·表記》。注:“病、愧謂罪咎之。”
康熙字典
愧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10畫
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基位切,音騩?!稜栄拧め屟浴窇L也?!对姟ご笱拧飞胁焕⒂谖萋?。《皇極經(jīng)世》無愧於口,不若無愧於身。無愧於身,不若無愧於心。本作媿,從女?;驈膼u省作聭。亦作謉
。
※ 愧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愧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