汵

- 拼音讀音:gàn hán cén
- 偏旁部首:氵部
- 總筆畫:7畫
- 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
- 五筆:IWYN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6C75
- 筆順順序:丶丶一ノ丶丶フ
- 筆畫名稱:點、點、提、撇、捺、點、橫撇/橫鉤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汵
⒈ ?古同“淦”,水由縫隙進(jìn)入船中。
其他字義
汵
⒈ ?古同“涵”,水澤多;包容。
其他字義
汵
⒈ ?池。
異體字
- 涵
- 淦
康熙字典
汵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8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古暗切,音紺。與淦同?!墩f文》淦或從今作汵。水入舟隟也。一曰水名。
又《集韻》古南切,音弇。義同。
又鉏簪切,音岑。池也。
又《山海經(jīng)》號山多汵石?!豆痹]》汵或音金。未詳。《水經(jīng)注》引經(jīng)作泠石。
※ 汵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汵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