泑

- 拼音讀音:yōu yòu āo
- 偏旁部首:氵部
- 總筆畫(huà):8畫(huà)
- 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
- 五筆: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6CD1
- 筆順順序:丶丶一フフ丶フノ
- 筆畫(huà)名稱: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提、撇折、撇折、點(diǎn)、橫折鉤、撇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泑
⒈ ?〔泑澤〕古湖泊名,即今中國(guó)新疆羅布泊,如“敦薨之山,敦薨之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泑泑?!?/p>
其他字義
泑
⒈ ?古同“釉”。
其他字義
泑
⒈ ?古水名,在中國(guó)湖南省長(zhǎng)沙市。
異體字
- 釉
English
the vitreous glaze on china, porcelain, etc.
康熙字典
泑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(huà):9畫(huà),部外筆畫(huà):5畫(huà)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於糾切,音黝。水黑色也?!墩f(shuō)文》澤在昆侖山下。《水經(jīng)》河水東注于泑澤?!对]》卽所謂蒲昌也。
又山名?!渡胶=?jīng)》泑,山神蓐收居之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於虬切,音幽。義同。
又《正字通》窯器色光滑者,俗曰泑。
又《集韻》於交切,音坳。水名,在長(zhǎng)沙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泑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澤。在昆侖下。從水幼聲。讀與同。於糾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泑)泑澤。澤上補(bǔ)一字。在昆侖虛下。宋本河泑下皆作昆侖。趙鈔本侖作崙。非。虛字各本無(wú)。今依太平御覽所引補(bǔ)。昆侖虛見(jiàn)爾雅、山海經(jīng)、水經(jīng)。丠部曰。虛、大丘也。昆侖丘謂之昆侖虛。山海經(jīng)西山經(jīng)曰。不周之山東望泑澤。河水所潛也。其源渾渾泡泡。西山經(jīng)之泑澤、郭景純酈善長(zhǎng)比云卽史漢之鹽澤。一名蒲昌海者也。云河水所潛、卽史漢書(shū)所謂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也。泑澤歫于闐山漢武詺之昆侖者不甚遠(yuǎn)。故曰在昆侖虛下。從水。幼聲。讀與同。
同呦。於糾切。三部。
※ 泑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泑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(yǔ)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