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

- 拼音讀音:tāng shāng
- 偏旁部首:氵部
- 總筆畫:12畫
- 結(jié)構:左右
- 五筆:IJGR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6E6F
- 筆順順序:丶丶一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
- 筆畫名稱:點、點、提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橫折鉤、撇、撇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湯
⒈ ?均見“湯”。
異體字
- 湯
- 漡
- 燙
English
hot water; soup, gravy, broth
康熙字典
湯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唐韻》土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郎切,音鏜。《說文》熱水也。《楚辭·九歌》浴蘭湯兮沐芳。
又水名?!渡胶=?jīng)》上申之山,湯水出焉。
又《水經(jīng)注》江水,東逕瞿巫灘,左則湯谿水註之,源出朐忍縣北。
又谷名?!稄埡狻つ隙假x》湯谷涌其後。
又州名?!俄崟窂V南化外,唐置湯州,天寶時爲湯泉郡。
又縣名?!稄V輿記》湯隂縣,屬彰德府。
又《書·虞書疏》除殘去虐曰湯。馬融又云:雲(yún)行雨施曰湯。
又《風俗通·王霸篇》湯者,攘也,昌也。言其攘除不軌,天下熾盛。
又《廣韻》式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尸羊切,音商。湯湯,流貌。一曰波動之狀。《詩·大雅》江漢湯湯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浪切,音儻。熱水沃也。《禮·月令》如以熱湯。
又《集韻》余章切,音陽。與暘同。暘谷,日所出也。亦作陽?!?a href='http://www.sky-sms.cn/huainan/' target='_blank'>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出于湯谷。
又《廣韻》他浪切,音盪。與蕩通?!对姟り愶L》子之湯兮?!秱鳌窚幰?。《箋》言游蕩無不爲也。
又與盪同?!肚皾h·天文志》四星若合,是謂大湯。
又《韻補》葉透空切,音通。《東方朔·七諫》何靑雲(yún)之流瀾兮,微霜降之蒙蒙。徐風至而徘徊兮,疾風過之湯湯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湯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熱水也。從水昜聲。土郎切
說文解字注
(湯)水也。從水。昜聲。土郎切。十部。又始陽切。湯湯水盛。
※ 湯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湯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