漑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漑
⒈ ?同“溉”。
異體字
- 溉
English
water
康熙字典
漑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唐韻》古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居代切,音槪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。
又灌註也?!妒酚洝ず忧肺鏖T豹引漳水漑鄴。
又滌也。《詩·檜風(fēng)》漑之釜。
又沆漑,徐流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滂濞沆漑。
又《廣韻》居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居氣切,音旣。義同。
又與旣通?!妒酚洝の宓奂o(jì)》帝嚳漑執(zhí)中,而徧天下?!对]》古旣字。
又《集韻》戸代切。與瀣同。補(bǔ)遺:《篇海類編》居大切,音蓋。仰塗也。與塈通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漑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,東北入海。一曰灌注也。從水?dāng)?。古代?/p>
說文解字注
(漑)漑水。出東海桑瀆覆甑山。東北入海。東當(dāng)作北。瀆當(dāng)作犢。皆字之誤也。北海郡桑犢、見前志。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有桑犢故城。水經(jīng)注之桑犢亭也。前志桑犢下云。覆甑山、漑水所出。東北至都昌入海。今濰縣東南四十里漑源山。卽覆甑山也。水經(jīng)注亦謂之塔山。寰宇記曰。天寶六載勅改爲(wèi)漑源山。今漑水自漑源山北流至昌邑縣境入海。卽東虞河也。亦曰東丹河。從水。旣聲。古代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按多借爲(wèi)濯摡字。一曰灌注也。此依韻會(huì)本。注下曰灌也。?下曰漑灌也。洞簫賦。迴江流川而漑其山。李注引說文漑猶灌也。與今本異。
※ 漑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漑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