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學
- 拼音lǜ xué
- 注音ㄌㄩˋ ㄒㄩㄝˊ
- 繁體律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律學[ lǜ xué ]
⒈ ?古代傳授法律知識的學校。晉始置律學博士,轉相教授。后秦姚興設律學于長安,召各郡縣散吏入學,成績優(yōu)良者選任郡縣獄吏。隋律學隸大理寺,唐宋律學隸國子監(jiān)。
⒉ ?法律學科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傳授法律知識的學校。 晉 始置律學博士,轉相教授。 后秦 姚興 設律學于 長安,召各郡縣散吏入學,成績優(yōu)良者選任郡縣獄吏。 隋 律學隸大理寺, 唐 宋 律學隸國子監(jiān)。
引《晉書·石勒載記下》:“參軍 續(xù)咸、庾景 為律學祭酒。”
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﹝律學﹞律令為顓業(yè),兼習格式法例。 隋,律學隸大理寺,博士八人。 武德 初,隸國子監(jiān)?!?br />《宋史·選舉志三》:“律學。國初置博士,掌授法律。 熙寧 六年,始即國子監(jiān)設學,置教授四員。凡命官、舉人皆得入學,各處一齋?!?/span>
⒉ ?法律學科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援蔡法度廷尉制》:“郭恭 以律學通明,仍業(yè)司士?!?/span>
律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學 | xué | 子 | 8畫 | 基本字義 學(學) xué(ㄒㄩㄝˊ) ⒈ ?效法,鉆研知識,獲得知識,讀書:學生。學徒。學習。學業(yè)。學友。學者。學閥。學制。學歷。學步邯鄲(譏諷人只知模仿,不善于學而無成就,亦作“邯鄲學步”)。 ⒉ ?傳授知識的地方:學校(簡稱“學”或“?!保?。學院。學府。中學。大學。上學。 ⒊ ?掌握的知識:學問(簡稱“學”)。學術(一切學問的總稱)。學位。學士(a.學位名,大學畢業(yè)生;b.古代官名)。才學。治學。學識。博學多 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的六個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的六個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律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律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